肥啾啾科技安全消息-20250608

科学家确认 2023 年发生的神秘震动源自格陵兰岛海啸

科学家首次提供了直接观测证据,证实了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出现的异常全球性地震震动,确实是由于格陵兰发生的两次超级海啸所引发的被困驻波。2023 年 9 月,一种奇特的全球性地震信号被首次观察到,它每隔 90 秒重复一次,持续了整整九天,并在一个月后再次重现。一年后,有两项科学研究提出,这些地震异常现象的根源是发生在格陵兰东部一个偏远峡湾中的两场由大规模山体滑坡引发的超级海啸,而山体滑坡则是由于一座无名冰川升温所导致的。这些波浪被认为被困在了峡湾系统中,形成了来回摆动的驻波,从而引发了神秘的地震信号。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采用了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来解读卫星测高数据。这种技术通过测量雷达脉冲从卫星发射到地表再返回所需的时间,来测定地球表面(包括海洋)的高度。研究人员利用 SWOT 卫星的 Ka波段雷达干涉仪(KaRIn),在两次海啸发生后的不同时间点绘制了格陵兰峡湾的水位变化图。这些图清晰地显示出了跨越峡湾通道的水位倾斜现象,最大高度差达到两米。关键在于,这些倾斜方向在不同时刻相反,表明水体在峡湾中来回流动

哈勃捕捉到令人惊叹的螺旋星系NGC 685 其中充满了新生恒星

NGC 685 是我们银河系的较小表亲,随着新生恒星照亮其螺旋臂,它散发出耀眼的年轻活力。美国宇航局/欧空局哈勃太空望远镜最新拍摄的这幅图像展现了一个充满年轻恒星的明亮星系。这个星光璀璨的奇观被称为NGC 685,位于波江座,距离我们约6400万光年

Google新提议禁止网站通过浏览器访问局域网内的设备 避免隐私泄露

Google工程师最近在GitHub上发布天建议禁止网站通过浏览器例如 Chrome 访问局域网内的设备,当然也不是完全禁止,而是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允许公共网站访问局域网内的设备。其实以前公共网站确实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局域网设备,不过 Chrome 也推出名为 PNA 私有网络访问的技术用来施加限制,PNA 技术会预检请求来控制访问权限

YouTuber打造世界最强手持激光器 可熔化钛金属并粉碎钻石

德雷克·安东尼(Drake Anthony)在YouTube上拥有300万粉丝,更广为人知的昵称是“styropyro”——是一位化学家和YouTube博主,热衷于制作巨型激光器,并玩弄电和化学物质。他最新的项目是一个“远远超出激光危险等级,对眼睛的危害难以想象”的装置

纳米透镜颠覆光学:红外光秒变可见光

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器件,例如相机镜头通过聚焦光线来生成清晰图像。近年来,光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笨重相机演变为如今的智能手机摄像头。然而,即使是高性能手机摄像头,仍依赖多层透镜堆叠,导致设备厚度增加

研究发现人类牙齿内部的敏感组织类似于节肢动物的感觉结构

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发现,我们牙齿内部的敏感组织最初是作为古代鱼类装甲皮肤的一部分进化而来的。他们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证实,牙本质——牙齿的关键部分最初被早期脊椎动物用来感知周围环境

丹麦研究小组破解了紫杉醇的完整生物合成技术 生产成本更低更环保

紫杉醇是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和肺癌最值得信赖的化疗药物之一。然而,这种救命药的制造过程却绝非易事。目前的生产方法成本高昂、工艺复杂,并且由于依赖于复杂的化学半合成,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英特尔集成显卡被超频至4.25 GHz 打破RTX 4090创下的纪录

发烧级独立显卡通常主宰着高性能的讨论,但说到时钟频率的超频纪录,集成显卡也毫不逊色。最近,一位最新的世界纪录保持者解释了他如何控制电压和温度,使英特尔核显首次突破 4GHz 大关

中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核素镤-210

日前,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宣布,近期,该研究所甘再国研究员团队与合作者利用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首次合成了新核素镤-210,该核素是目前已知的最缺中子的镤同位素。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时光胶囊被打开:科学家从200年前大脑中提取奥秘

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医学系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可解锁古代软组织蛋白质中储存的生物信息,相关成果发表于开放获取的多学科期刊《PLOS ONE》。这一突破或将为古生物学研究开启新篇章

壳牌为数据中心推出新型冷却液 可为CPU/GPU快速降温

目前传统空气冷却系统在应对现代计算需求时已经存在压力,所以不少云计算厂商都在尝试通过液体冷却或直接将整个服务器都放在冷却液中运行,这样冷却液可以直接接触高温硬件并带走热量

医学研究打假行动:90万美元项目剑指劣质论文

非营利组织“科学诚信中心”(Center for Scientific Integrity)近日启动了一项名为“医学证据项目”(Medical Evidence Project)的倡议,目标是识别并消除存在缺陷或造假的医学研究论文对健康指南的影响。该项目获得了开放慈善基金会(Open Philanthropy)提供的90万美元资助,计划运行两年,由一支小型团队负责执行

新型基因疗法直接靶向造血干细胞 不再需要移植

研究人员发现了允许基因转移到循环血液干细胞的早期出生后窗口,从而推动了遗传疾病潜在治疗方法的开发。意大利米兰圣拉斐尔-特莱松基因治疗研究所(SR-Tiget)的科学家团队发现,在出生后不久的某个特定时期,可以通过直接在体内进行基因治疗有效地靶向循环血液干细胞

微软测试给记事本添加 Markdown

大部分用户只想要一个简洁高效的轻量级纯文本笔记应用,然而软件巨人仍然在不停的给记事本添加新功能,在多项 AI 功能之后它又在测试新功能,这一次是 Markdown 文本格式。该功能已经提供给 Dev 和 Canary 频道的 Windows Insider 测试者。该功能推送给所有用户只是时间问题,虽然微软有时候会改变主意,但希望不大。微软称,用户可以在设置中完全禁用 Markdown 格式支持。想要原始版记事本使用体验的用户可能需要多点击几次按钮了。微软没有回答是否可以永久禁用 Markdown 或者有多少人想要在记事本里使用 Markdown 的问题

中国科研团队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

日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宣布,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完成星地量子直接通信系统模块级验证。这标志着我国的星地量子直接通信技术,正式迈入空天地一体化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的构建阶段

麻省理工学院新技术可使炼油能耗降低90%

将原油转化为汽油、柴油和取暖油等日常燃料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事实上,这一过程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6%。大部分能源都用于加热原油,根据沸点分离其成分。如今,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们取得了一项激动人心的突破,发明了一种可能改变现状的新型膜。这种创新膜无需加热,而是根据分子大小过滤原油成分,从而实现原油分离

新型3D打印技术可从单一树脂中提取两种固体材料

大多数人想到3D打印时,脑海中浮现的都是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简而言之,FDM打印机通过喷嘴在打印床上来回移动,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逐层沉积,从而打印出物体。虽然3D打印确实是一项新兴技术,但它受限于通常只能使用单一材料打印物品。新系统仍然只使用一种打印树脂,但这种树脂可以根据需要形成两种不同的固体材料

广东培育出荔枝新品种“仙桃荔”:最大单果重近110克 比鸡蛋还大

广东茂名电白近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荔枝新品鉴会,主角是一颗颗比鸡蛋还大的“仙桃荔”。这款令人惊叹的新品种由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院长胡桂兵教授团队历时15年精心选育而成。它不仅拥有特大果、早熟、优质、丰产等优良特性,还具备出色的耐贮运能力

法院要求OpenAI保留ChatGPT用户日志 包括已删除和API调用的聊天记录

日前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正在努力抗议存在隐私争议的法院命令,相关命令要求 OpenAI 保留 ChatGPT 所有用户日志包括已经删除的聊天记录或通过 API 服务调用而产生的聊天记录

微软向欧洲各国政府提供免费网络安全计划

微软已公布针对欧洲各国政府的网络安全计划,其中包括一项旨在加强各国国家防御能力以抵御来自敌对国家和犯罪分子的人工智能网络威胁的计划。据微软博客,该项目旨在增强欧洲政府抵御网络攻击的能力,尤其是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攻击

美国商务部从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移除“安全”一词

美国商务部已将其人工智能安全研究所更名为人工智能标准与创新中心(CAISI),将其工作重点从总体安全转向应对国家安全风险,并防止海外“繁琐且不必要的监管”。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于6月3日宣布了这一更名,并称该机构的改革旨在“评估和增强美国创新”并“确保美国在国际人工智能标准中的主导地位”

蓬勃发展的克隆动物生意

自克隆羊多莉(Dolly)于 1996 年诞生至今,已有近 60 种动物物种和亚种成功克隆,其中包括果蝇、鱼、蛙、雪貂、法国斗牛犬和猴。而克隆技术也已经走出了实验室,变成了一门利润丰厚的生意。世界排名第一的马球运动员 Adolfo Cambiaso 拥有逾百匹他最优秀马的克隆体。他曾在一场比赛的不同阶段骑着同一匹母马的六匹克隆体赢得竞赛。一段向这匹马致敬的视频列出了她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2001 年 2 月 3 日-∞。大部分美国人仍然反对克隆,其比例(61%)和多莉出生时差不多,认为克隆在道德上是错误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已经有成千上万的克隆体制造了出来。ViaGen Pets & Equine 是全球主要的克隆猫、狗和马生产商,其客户包括了 Barbra Streisand 和 Pablo Escobar,克隆猫或狗的价格为 5 万美元,克隆马是 8.5 万美元。克隆完成后,该公司会为客户提供由独立实验室完成的 DNA 测试,确认克隆体的真实性

科学家发现一颗位于宜居带的超级地球

由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牵头的国际研究团队,在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周围发现一颗位于宜居带的超级地球 Kepler-725c,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10 倍。这颗“超级地球”围绕一颗名为 Kepler-725 的 G9V 型宿主恒星运行。该宿主恒星的光谱型与太阳相似,但它比太阳年轻,年龄仅为 16 亿年,表面的磁场活动要比太阳活动更为剧烈。该超级地球位于 Kepler-725 的宜居带——一个适合液态水存在的区域,被认为是类地生命诞生的关键条件。它绕宿主恒星运行一圈大约需要 207.5 天,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近

草帽星系可能经历过星系合并

草帽星系(M104)是一个在天文观测上广为人知的天体。这个星系以其明亮的核心与宽广尘埃盘闻名,外形神似墨西哥帽,是经常被列为业余与专业天文观测的目标之一。韦伯太空望远镜的近红外线观测数据对此星系的演化历史提供了更多信息。过去曾有研究指出,草帽星系曾与至少另一个星系发生过剧烈合并。草帽星系拥有约2,000个球状星团,每个星团由数十万颗年老恒星组成,是研究恒星化学演化的重要系统。最新光谱分析显示,这些星团中的恒星在化学成分上出现显著差异,与「同时、同源」形成的理论预期不符,例如氧或氖等元素的含量不一致。这类差异可能与过去的星系合并事件有关。另一项支持合并理论的证据,是星系内盘的扭曲形态。研究人员发现,草帽星系的内盘从边缘向中央逐渐内凹,轮廓类似浅漏斗状,而非平坦展开

Wendelstein 7-X 仿星器创下可控核聚变新纪录

Wendelstein7-X(W7-X)实验项目创下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地维持了长等离子体放电三重积长达 43 秒的新峰值。这标志着 W7-X 超越了其他类型的磁约束装置在这方面的表现,也为未来聚变电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W7-X 实验项目是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仿星器装置实验,旨在验证仿星器设计能否达到理论预期的高效性能。在人类追求聚变发电的征途上,仿星器被视为最具潜力的概念之一。它通过融合轻原子核来产生能量,而这一过程需要在等离子体的状态下进行——这是一种被加热至数千万摄氏度的电离气体。仿星器利用复杂的磁场将这种高温等离子体限制在一个环形真空室内,以实现核聚变所需的条件。而三重积,被认为是可控核聚变的一条“及格线”。只有三重积达到一定阈值,核聚变才能自持燃烧,步入实用化阶段。W7-X 与托卡马克装置相比,尽管后者拥有相对简单的结构和广泛的研究基础,在历史上也取得了一定的三重积值,但它们的等离子体持续时间通常仅为几秒钟。而在维持更长等离子体持续时间方面,W7-X 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澳大利亚成为首个强制披露勒索软件付款的国家

堪培拉当局正在采取强硬措施应对勒索软件威胁。一项新法律将要求某些组织在数据泄露后披露其向网络犯罪分子支付勒索金的时间和金额。然而,专家们仍然不确定这是否是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

AMD欢庆FPGA诞生40周年 出货30 亿颗 已无处不在

今年是首款商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诞生40周年的日子,它带来了可重编程硬件的概念。通过打造“与软件一样灵活的硬件”,FPGA改变了半导体设计的面貌。有了FPGA,开发人员第一次能在设计芯片时,如果规格或需求在中途、甚至在制造完成后发生变化,他们可以重新定义芯片功能,以执行不同的任务

韦伯发现已知最遥远的星系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了已知最遥远的星系 MoM z14。NASA 估计它诞生于大爆炸后 2.8 亿年。此前已知最遥远星系是 JADES-GS-z14-0,红移值 z = 14.32,诞生于大爆炸之后的 3 亿年,而 MoM z14 的红移值 z = 14.44。MoM z14 大小只有银河系的五十分之一,存在氮和碳等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意味着应该还存在更早的星系。最早期的星系以氢和氦为主,后续星系才有氮碳等重元素。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