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啾啾科技安全新闻-20250225

14岁出道编程天才:新一代码农不会写代码 AI正培养“文盲程序员”

一篇题为“New Junior Developers Can’t Actually Code”的博文炸开了锅。资深码农Namanyay对AI工具在软件开发中的广泛应用表达了忧虑——AI正在让新一代开发者跳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沦为“复制粘贴(CV)工程师”。这篇文章迅速蹿红,引发了包括马斯克在内的众多业内大佬的热议

DeepSeek宣布开源MLA解码核FlashMLA GitHubstar超1700

在上周DeepSeek宣布本周将是开源周(OpenSourceWeek),并将连续开源五个软件库后。今日,DeepSeek宣布开源了开源周首款用于HopperGPU的高效型MLA解码核——FlashMLA

SpaceX计划在2月26日进行星舰第八次试飞

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近日发布通告,SpaceX计划最早于2月26日进行星舰(Starship)运载火箭的下一次测试飞行。如果26日的发射计划无法实施,SpaceX已选择了2月26日至3月6日之间的日期作为备用发射窗口。 

中国成功拯救滞留在地球轨道上的月球卫星 DRO-A/B

去年 3 月新华社报道;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发射 DRO-A/B 卫星,运载火箭一二级飞行正常,上面级飞行异常,卫星未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目前正在开展相关处置工作。DRO-A/B 卫星设计进入绕月的远逆行轨道(distant retrograde orbit 或 DRO),与近地轨道上的卫星 DRO-L 进行通信。因上面级问题 DRO-A/B 被滞留在低地球轨道上。在之后的 167 天内,中科院微小卫星研究所通过五次卫星轨道机动,五次卫星路线微调,以及三次地球和月球的引力助推,DRO-A/B 成功进入了月球轨道。Harvard-Smithsonian 天文学家 onathan McDowell 称赞这是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DRO-A/B 在抵达绕月的远逆行轨道之后就分离了。根据美国太空军的监测,卫星轨道的远地点距离地球大约 58 万公里,近地点距离 29 万公里

OpenAI 研究员发现最好的 AI 也无法解决大部分编程问题

OpenAI 研究员发现即使是最先进的 AI 模型也无法解决大部分它们没见过的编程问题。研究报告发表在预印本平台 arXiv。研究人员利用了一个新开发的基准测试 SWE-Lancer,该测试是基于自由职业网站 Upwork 上的逾 1,400 道软件工程问题,测试针对了三个大模型:OpenAI 的 o1 推理模型和 GPT-4o,以及 Anthropic 的 Claude 3.5 Sonnet。大模型被禁止联网,以免拷贝网上已经发布的类似问题答案。结果显示,Claude 3.5 Sonnet 的表现更出色,然而它的大部分答案也都是错误的。研究人员称,大模型需要提高可靠性才能被信任去完成现实中的编程问题。大模型在处理未知问题上仍然远逊色人类工程师

微软Windows WSA子系统意外迎来更新 距离弃用仅剩一年

微软Windows 11的安卓子系统(WSA)将在2025年3月5日正式停止支持,但近日微软却意外地为其发布了一次更新。此次更新将WSA的版本提升至2407.40000.4.0,不过并未带来任何新功能,界面和功能也保持不变,应该就是一次常规的安全补丁更新。

马斯克呼吁尽可能快的将国际空间站脱离轨道

马斯克(Elon Musk)声称波音 Starliner 宇航员 Sunita Williams 和 Barry Wilmore 因政治原因滞留在国际空间站(ISS),宇航员 Andreas Mogensen 和 Chris Hadfield 驳斥了马斯克的说法。两名 Starliner 宇航员原计划在轨八天,但因为 Starliner 的技术问题而滞留在空间站,他们原计划于今年 2 月搭乘 SpaceX 的 Crew-9 任务飞船返回地面,但因为 SpaceX 未能准备好发射 Crew-10 任务飞船而推迟到 3 月。马斯克随后再次抛出了一个观点,呼吁尽可能快的将 ISS 脱离轨道,他表示 ISS 已完成其使命,没什么增量效用,应该将重心转移到火星。他称将建议特朗普总统提前退役国际空间站,比原定的 2030 年提前两年脱离轨道。芝加哥大学太空历史学家 Jordan Bimm 认为国际空间站最重要发现之一是微重力会以多种有害的方式影响人体,微重力会导致骨质流失、肌肉流失、体液变化、眼睛变化和视力丧失等。我们已经获得了大量微重力随时间而影响人体的数据,并据此制定了应对之策,包括阻抗训练或在跑步机上跑步等

DeepSeek开源周第一天榨干显卡性能 网友怒赞是真正的Open AI

今日,DeepSeek正式启动开源周,首个开源的代码库为Flash MLA。据了解,这是一个针对Hopper GPU优化的高效MLA解码内核,专为处理可变长度序列而设计,目前已投入实际生产应用。另外,与传统解码器相比,Flash MLA具有在处理可变长度序列时,能够显著提高计算效率和速度的特点。 

DeepSeek超越150万模型 成全球最受欢迎开源大模型

今天凌晨3点,全球最大开源平台之一huggingface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lement Delangue发布了最新数据:中国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在150万模型中,成为该平台最受欢迎的开源大模型,点赞超过1万、

Intuitive Machines IM-2月球着陆器和NASA月球开拓者号发射实况

直觉机器公司获得的第二次飞行–IM-2 计划在月球南极附近着陆。 这将是首次在月球上进行现场或原地资源利用演示,利用钻头和质谱仪测量地表下材料的挥发物含量。 与IM-2一起执行任务的是NASA的月球开拓者卫星,该卫星由该机构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管理。 

宇宙最大单一结构被发现:横跨13亿光年、质量200万亿倍于太阳

最近,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的最大宇宙结构,命名为“奇普”(Quipu)。这个超级单一结构由大量的星系团组成,跨越约13亿光年(是银河系宽度的13000多倍),总质量大约相当于200万亿个太阳。 

新存科技宣布非易失性新型存储芯片NM102

Intel放弃了广为看好的傲腾存储业务,与之合作的美光也结束了3DX Point存储技术的研发,但是来自中国的新存科技,却在非易失性存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无论容量还是性能都是一流水准。 

希捷硬盘翻新造假泛滥 银河、酷狼Pro都遭殃

为了挖矿,大量显卡被压榨成矿渣,再改头换面,翻新流入二手市场,坑了不少用户。同样是为了挖矿(Chia奇亚币),大量硬盘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其中希捷Exos银河系列硬盘就是最大的受害者,这种企业级产品因为其7×24的高稳定性设计而被盯上,练成渣后再翻新销售。 

1932年的一项发现正在改写现代量子计算的未来

阿尔托大学的物理学家们重新构想了1932年首次发现的一个基本量子过程,使量子系统中能级之间的转换成为可能,而这在以前被认为是做不到的。利用超导电路,他们展示了一种绕过中间能态而不与之直接相互作用的方法–这一进步可能会带来更强大、更高效的量子计算

革命性粘合剂将改变塑料回收利用的方式

用于粘贴标签的传统粘合剂通常会留下残留物,阻碍塑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最近的一项研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粘合剂,它可以在处理前从塑料瓶和包装上干净地去除,从而有可能提高再生塑料的质量。 

韦伯望远镜观测到银河黑洞非常活跃

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虽然不像宇宙深处那些吞噬气体的巨兽那样贪婪,但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的最新发现显示,这个黑洞周围正在上演一场壮观的「烟火秀」。JWST 在两个近红外波段的观测数据记录到,这个黑洞周围发生的宇宙闪焰亮度与持续时间皆有所变化。研究人员表示,环绕黑洞的高温气体吸积盘每天约会释放五到六次大型爆发,并在此期间伴随数次较小的爆发,“我们无法找到这些活动的特定规律,看起来是随机发生的。”研究人员推测,这些爆发的来源可能与两种不同的物理机制有关。较小的闪焰可能是由于吸积盘内的湍流压缩了高温、带磁场的气体,这样的扰动可能会产生短暂的辐射爆发,类似于太阳闪焰的现象但规模更大。而较大的爆发则可能与磁重联事件有关。当两个磁场碰撞时,会释放出高速移动、接近光速的高能粒子,产生明亮的辐射爆发

科学家揭示为什么即使吃饱了 人们仍会有吃甜点的余地

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吃完了一顿大餐,已经饱了,但还是想吃甜食。 科隆马克斯-普朗克代谢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甜点胃现象是由大脑驱动的。 负责发出餐后饱腹感信号的神经细胞也在引发对甜食的渴望方面发挥着作用

一种在极端火山条件下生长的藻类为改善光合作用和农业可持续性提供了启示

MSU 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种在极端火山条件下生长的藻类 Cyanidioschyzon merolae。 他们的研究模拟了这种藻类独特的碳浓缩机制,为改善光合作用和农业可持续性提供了启示

“天关”卫星捕捉到罕见的X射线双星系统 ESA发布首篇相关论文

2024年5月27日,“天关”卫星(EP)搭载的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WXT,万星瞳)在邻近的星系——小麦哲伦云(SMC)内,捕捉到来自一对罕见天体的短暂且高能量的X射线辐射事件,并利用其搭载的后随X射线望远镜(FXT,风行天)进行定向观测,获取到源爆发期间更为详细的X射线信息

黑洞内部的能量比我们想象的更强大

黑洞不仅仅是宇宙吸尘器–它们还是强大的能量引擎,能够重新分配巨大的能量。黑洞通过强大的磁场旋转和汲取能量,推动高能喷流的形成。 先进的模拟显示,多达70%的这种能量可以重新定向到太空中,影响黑洞亮度和星系动力学。 

Starlink 面临越来越多的竞争

Starlink 的卫星互联网正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上海千帆科技 SpaceSail 去年 11 月签署了进入巴西的协议,宣布正与逾 30 个国家展开谈判,两个月后开始进入哈萨克斯坦。贝佐斯(Jeff Bezos)的 Project Kuiper 和加拿大 Telesat 也在与巴西进行谈判。Starlink 发射的低轨道宽带卫星数量远超竞争对手,而去年中国发射了创纪录的 263 颗低轨道卫星。巴西欢迎 Starlink 的竞争对手,去年该国曾与马斯克在商业和政治问题上有过冲突。上海千帆科技是 Starlink 最雄心勃勃的竞争对手,该公司计划今年部署 648 颗低轨道卫星,到 2030 年部署数量达到 15,000 颗。相比下 Starlink 目前有 7000 颗卫星,到 2030 年计划运营 4.2 万颗卫星。中国还有三个宽带卫星星座在开发中

中国科研新成果创世界纪录 量子直接通信有望进入实际应用

据北京量子院公众号介绍,我国科研团队提出单向量子直接通信理论,并成功研制出实用化系统。创造了在104.8km标准光纤通信实验测试中连续168小时、速率为2.38kbps的稳定传输纪录,量子直接通信从理论构想迈向实际应用阶段。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