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啾啾科技安全消息-20250425

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 2025 年 4 月 24 日 17 时 17 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10 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进行在轨轮换。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在空间生命与人体研究、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多项实(试)验与应用,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 神舟二十号宇航员将在轨驻留半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面对特朗普打压 耶鲁大学考虑出售私募股权基金权益

耶鲁大学周二表示,正考虑出售私募股权基金权益,并由投资银行Evercore提供咨询。耶鲁大学发言人的声明没有提到此次出售的规模或原因。此前几天有报道称,交易规模可能高达60亿美元,相当于该校414亿美元捐赠基金的15%

神舟二十号将于17时17分发射:陈冬、陈中瑞、王杰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发言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陈冬、陈中瑞、王杰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三星将逐步停产HBM2E 转向HBM3E和HBM4

随着1y和1z制程8Gb DDR4逐渐停产,三星也将停止其HBM2E产品的生产,目前已进入最后采购阶段,接下来会将重点转向HBM3E和HBM4。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和PC对高性能内存需求的快速增长,HBM内存的市场前景广阔

沪昆高铁杭州-长沙段提速:满血时速350公里

近日,沪昆高铁杭长段(杭州-长沙)达速改造工程,陆续发布了多项招标公告,项目涉及的上海局、南昌局、广州局管段范围均已进入全面改造施工阶段

美国宇航局PUNCH任务启动 拍摄到首批太阳图像

PUNCH 是美国宇航局的一项大胆的新任务,它利用四颗手提箱大小的卫星协同工作,成功地从轨道上拍摄了第一张太阳日冕图像。这些灵活的航天器将捕捉外层太阳大气如何转化为太阳风——一种塑造我们太阳系的动态力量。凭借先进的成像技术和水力推进器,PUNCH 正在不断突破太空技术和太阳科学的极限

东芝发布NAS专用硬盘N300/Pro 24TB版本

东芝宣布,其N300和N300 Pro系列NAS专用机械硬盘新增24TB容量版本,较此前的22TB款式容量提升了9%。此次发布的24TB版本采用了标准3.5英寸充氦盘体和CMR传统磁记录技术,转速为7200rpm,缓存容量比起之前的型号增加了一倍,达到1GiB,并内置旋转振动补偿传感器,专为24/7全天候运行设计

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正开展初样研制试验工作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今天(4月23日)上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会上,发言人还介绍了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进展,目前各项研制工作总体进展顺利

微塑料正在渗入全球饮用水 甚至穿过过滤器

德克萨斯大学塔尔萨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目前的废水处理方法无法完全去除微塑料,这些微塑料携带有害污染物,构成健康风险。需要标准化测试和公众意识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问题

身高178cm的小鹏机器人IRON亮相:即将奔赴工厂和门店“打工”

昨天的上海车展上,小鹏汽车展台一款全新的“物种”在此惊艳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这个备受瞩目的“新成员”,便是身高178cm的仿生机器人IRON。本届上海车展 ,也是IRON的车展首秀

百年遗传学之谜破解 孟德尔豌豆性状基因全部定位

160多年前,生物遗传学家孟德尔通过研究豌豆的七种性状,奠定了遗传学基础。然而,其中三种性状的基因一直未被确定。《自然》(Nature)杂志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标志着豌豆基因组研究进入新阶段。

“羲和二号”日地拉格朗日L5点太阳探测工程正稳步推进 计划于2028年发射

据深空探测实验室官微介绍,我国“羲和二号”日地拉格朗日L5点太阳探测工程正稳步推进,初步计划于2028年发射。该项目将实现国际首次在该点部署一颗人造探测器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开启太阳立体探测时代。

4K/50帧 广电总局确定2025年为“超高清发展年”

4月22日,第三十一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2025)开幕式暨主题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广电总局局长曹淑敏指出,超高清是全球视频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对广电视听乃至整个互联网内容升级意义重大

科学家警告:北极冰盖融化或将引发古老致命疾病

一支在北极研究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的国际科学家团队表示,气候变化为布鲁氏菌病、土拉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等传染病在北极的传播开辟了新的途径

基因“金属探测器”问世 新算法让癌症治疗更精准

英国剑桥大学和NIHR剑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名为PRRDetect的高精度算法,可通过分析肿瘤DNA修复缺陷,帮助医生制定更有效的个性化治疗方案。该研究受到英国癌症研究院(Cancer Research UK)和英国国家健康与护理研究所(NIHR)支持,成果发表于《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

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工作正在进行 将以专家身份参与联合飞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今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披露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国际合作最新进展。根据中巴两国今年2月签署的航天合作协议,巴基斯坦航天员选拔工作已全面启动。该项目参照中国航天员选拔标准,初选阶段在巴基斯坦本土进行,复选和定选环节则在中国完成,最终将遴选出2名巴方航天员来华接受系统培训

为什么坏食物让人记一辈子?研究揭示大脑“自我保护式记忆”

食物中毒的经历往往令人终生难忘,科学家近期通过小鼠实验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神经机制。最近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的研究表明,大脑中的特定神经回路能够将有害食物与后续不适紧密关联,形成持久记忆。

科学家将原子叠加时间缩短10000倍

列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突破性的方法,利用几何学和量子控制相结合,快速生成量子叠加态(即NOON态)。这项创新将制备时间从几分钟大幅缩短至几毫秒,为量子计算和超精密传感器的实际应用打开了大门

研究人员证明走遍韩国 8 万酒吧的最短路径

韩国有 81,998 家酒吧,走遍所有酒吧的最短路径是一个典型的旅行商问题。而旅行商问题则属于 NP 困难问题,即随着数量的增长计算所需时间将会超多项式级别增长。罗斯基勒大学和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他们证明走遍韩国 81,998 家酒吧所需时间最短为 15,386,177 秒,即 178 天 1 小时 56 分 17 秒。科学家表示他们不推荐试图走遍这些酒吧的人喝酒而是喝水喝茶或无糖可乐

科学家利用无人机诱发并引导自然雷击

日本研究人员首次在雷暴天气中驾驶一架防雷无人机,利用它诱发并引导自然雷击,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该团队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这种飞行避雷针来捕获和储存雷电能量

“露西”号探测器捕捉到一颗冰淇淋雪糕筒形状的小行星

美国宇航局的露西号航天器拍摄到了小行星唐纳德约翰逊的惊人图像,显示它是一颗接触双星,具有不寻常的“冰淇淋蛋筒”形状。这种意想不到的地质复杂性为早期太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虽然这次撞击并非露西号的主要目标,但它在前往其主要目标——木星附近的特洛伊小行星——之前,对露西号的仪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试

阿里小号将在4月29日结束服务并下线 用户需更改各种绑定号码

3 月份时就有消息称阿里小号停止新开通小号但现有号码还可以正常使用,但这种情况最多也只能持续到本月底,因为阿里小号将在 4 月 29 日 24 点结束服务并下线,对应的号码也会被回收

MIT工程师打造“刚柔并济”的超材料

长期以来,超材料设计一直追求“越强越好”,但材料的刚性与柔韧性往往难以兼顾。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工程师通过创新设计,成功制造出一种兼具高强度和高弹性的超材料,为这一领域开辟了新方向

宁德时代联合创始人夫妇向复旦大学捐赠10亿元

今日,复旦大学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复旦大学建校120周年来临之际,复旦大学材料系高分子专业1985级校友李平、历史学系1986级校友廖梅夫妇决定为母校一次性捐赠10亿人民币,支持建设复旦大学学敏高等研究院

哈勃重温宇宙经典:M72的新面貌

为纪念哈勃望远镜发射 35 周年,欧空局公布了位于水瓶座的一颗天体瑰宝——星团梅西耶 72 的令人惊叹的新图像。M72 曾是哈勃“本周图片”系列的首张图像,如今凭借增强数据和紫外线图像更是焕然一新

新发现揭秘T细胞精准打击病毒新机制 免疫反应竟分两步走

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系统免疫学研究组领导的团队利用先进显微技术,首次精确观测了T细胞在病毒感染期间的激活与增殖过程。研究发现,免疫系统调控T细胞反应的方式比以往认知的更精准,涉及两个关键阶段,这一发现可能为癌症和慢性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

美国逾百所高校发表联名信 指责特朗普政府“过度干预”

在哈佛大学表示特朗普政府威胁其独立性之后,美国逾百所高校周二发表了一封联名信,指责美国政府“过度干预”高等教育。这些高校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在内的知名学府,以及小型私立文理学院等

单剂量致幻剂能在数周内提升大脑灵活性

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小鼠实验显示,单剂量致幻化合物 25CN-NBOH(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2A受体激动剂)可以增强认知灵活性(大脑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这种效果在给药后持续数周,有望彻底革新抑郁症、PTSD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接受致幻剂治疗的小鼠表现出优越的适应能力,在逆转阶段表现出增强的任务效率、更高的正确试验百分比和增加的奖励获取。研究发现雄性和雌性小鼠均显示认知灵活性的显著改善,这表明致幻剂疗法可能在生物性别间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野生黑猩猩会分享含酒精食物

根据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通过摄像机拍摄到了野生黑猩猩分享含酒精食物的活动。生活在几内亚比绍 Cantanhez 国家公园的野生黑猩猩其栖息地中生长着一种俗称为非洲面包果树的 Treculia africana,其果实在成熟后会掉落在地上。研究人员用摄像机记录下黑猩猩分享发酵面包果的行为。他们在 17 只黑猩猩中记录到了 10 次选择分享果实的画面,它们显然偏爱更成熟的果实。研究人员用便携式酒精测试仪测量了果实的酒精含量,发现几乎所有掉落的面包果(90%)都含有一定含量的酒精,其中最成熟的果实酒精含量最高,相当于 0.61% ABV(酒精度)。这项研究首次证实了野生非人类类人猿之间会分享含酒精食物

脉冲星揭示星际等离子体结构

脉冲星是一种高速旋转的中子星,会规律地发出强烈的无线电波,当信号穿越星际间的等离子体结构时,会出现类似「闪烁」的现象。利用南半球最强大的电波望远镜 MeerKAT 对一颗脉冲星的闪烁现象进行了精细的观测,科学家在邻近的宇宙空间中发现了隐藏的等离子体结构,包括清晰的弓形震波与本地泡(Local Bubble)中的微型等离子湍流。这项研究首次描述如何测量脉冲星周围的等离子体结构,让我们了解了本地泡这个原先认为相对空旷的地区充满了细致的等离子体结构,甚至还挑战了当前的脉冲星震波理论。研究团队利用电波望远镜 MeerKAT 对 PSR J0437−4715 进行超过 10 小时的观测,记录其无线电信号如何因星际等离子体而变化,并进行频谱分析,找出了 25 条称为闪烁弧的抛物线型干涉条纹。这些闪烁弧正是无形星际物质的指纹,可以精确反推出等离子体的距离、速度与形状

亚洲的 IPv6 覆盖率超过五成

根据 Asia 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APNIC)实验室提供的数据,亚洲的 IPv6 覆盖率超过五成。这并不意味着亚洲五成的联网设备依赖 IPv6 地址。它测量的是 APNIC 服务区域内的主机是否支持 IPv6,基于实验室过去 30 天内的网络分析和探查而获得的平均值。中国的 IPv6 覆盖率为 45.28%,IPv6 用户超过 8.1 亿;印度 78.16%,用户 6 亿;日本 58.2%,用户 1 亿;越南 60.18%,用户 5400 万;泰国 50.62%,用户 4500 万;韩国 23.75%,用户 5100 万。American Registry for Internet Numbers (ARIN)服务区域内的 IPv6-覆盖率最高达到 52%,但用户总数比亚洲地区要少得多

昆虫在全世界以惊人的速度消失

全世界的昆虫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纽约州立 Binghamton 的一项研究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农业集约化。2017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昆虫数量在不到 30 年内里下降了四分之三。研究人员分析了 175 篇相关论文,这些论文讨论了逾 500 种可能的原因,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包含 3000 种可能联系的网络,发现导致昆虫数量下降的最常见驱动因素是农业集约化,涉及到土地利用变化和杀虫剂等因素。气候变化被认为也是一大驱动因素

Google Chrome 将继续使用第三方 Cookies

Google 曾表示将在 Chrome 中逐步淘汰第三方 Cookies,改为其它替代方案如隐私沙盒(Privacy Sandbox),隐私沙盒跟踪用户的兴趣,允许广告商根据兴趣展示广告,而用户可以管理兴趣并对其归类分组。但隐私沙盒的推行并不顺利。现在 Google 表示 Chrome 将继续使用第三方 Cookies。负责隐私沙盒的 Google 高管 Anthony Chavez 表示此举并不意味着隐私沙盒项目的终止,部分成果还会继续推进,比如将为 Chrome 隐身模式用户提供 IP Protection

科学家称发现一种全新的颜色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共同开发出一种刺激视网膜的技术。他们利用激光和追踪技术,选择性地激活了 5 位受试者视网膜中的特定细胞,使其能感知到一种人眼从未见过的颜色。这项研究或许有助于解开视网膜信号如何影响大脑的色彩感知之谜。研究人员将其称为“olo”色。这一命名源自与数字 0、1、0 对应的字母(分别代表L、M和S视锥细胞)。它有点像孔雀蓝或蓝绿色,但饱和度极高。研究团队向志愿者展示了添加了“olo”色的照片和视频,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这项技术被命名为“Oz”。它由一款名为“Wizard”的软件运行,其工作原理是控制传递到视网膜每个细胞的光的精确剂量,以欺骗大脑用于解释颜色的信号,或创造出大脑从未体验过的信号。这项技术有可能创造出其他新颜色,甚至还能让色盲患者感知到原本无法察觉的色调差异

21 世纪至今引用次数最高的论文

21 世纪已经过了四分之一,《自然》统计了引用次数最多的 25 篇论文。鉴于不同学科的引用次数并不均衡,高引用论文更多反映了某种热门趋势,并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论文就能获得高引用。过去 25 年中最重要的科学突破如 mRNA 疫苗、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希格斯玻色子和引力波的首次测量等并没有进入引用次数最多的 25 篇论文名单中。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更多与 AI 研究相关,前十就有四篇,其中微软的 deep residual learning networks 论文位居榜首,根据不同数据库其引用次数从 103,756 次到 254,074 次不等。其它还有奠定大模型基础的 2017 年 Google 论文《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哈勃在轨运行 35 周年

哈勃空间望远镜于 1990 年 4 月 24 日发射,至今在轨运行 35 年。为庆祝在轨 35 周年,NASA/ESA 公布了一系列哈勃拍摄的新太空图像。虽然服役了如此长的时间,哈勃仍然能提供重要的太空观测能力,它仍然是高需求量的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至今完成了近 170 万次观测,观测了约 5.5 万个天文目标。截至 2025 年 2 月,基于哈勃的发现产生逾 22,000 篇论文,引用次数逾 130 万。哈勃收集的数据累计存档逾 400 TB

随着研究资金缩减更多美国科学家前往海外

《自然》期刊的分析显示,随着特朗普政府削减研究资金,美国科学家正在海外寻找职业发展机会。2025 年 1-3月,美国研究人员申请国际职位的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32%,浏览海外职位的美国用户数量激增 35%。过去几个月特朗普政府突然终止了逾 200 项 HIV/AIDS 项目的联邦拨款,削减了 NIH 的新冠研究,取消了哥伦比亚大学的 4 亿美元拨款。随着政府加大研究资金削减力度,美国科学家外流的速度也在加快。外国职位浏览量同比增长 68%,申请加拿大机构的美国人数增加 41%,而加拿大人对美国职位的兴趣则减少了 13%。此前的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美国研究人员有意离开美国

用户使用 AI 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根据数据分析师 Marc Zao-Sanders 的分析,在 2024-2025 年 AI 使用场景前 30 名榜单中,“获取专业或个人支持”已成为 2025 年 AI 应用的最常见场景,“疗愈和陪伴”超越 2024 年排名第 1 的“创意生成”功能,首次进入榜单的新需求“整理生活”与“寻找人生方向”紧随其后。传统热门用途“具体搜索”和“创意生成”等需求的热度有所下降。其中 2024 年排名第 3 的“具体搜索”则在今年跌出前 10。分析指出,这可能与生成式AI被集成至主流搜索引擎(如 Gemini 被整合进 Google)有关,用户已不再单纯依赖 AI 进行查询,而更多将其作为认知辅助工具使用

全球酒精消费已过峰值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 IWSR 的数据,全球酒精消费进入到永久性下降期。2016 年全球酒精消费量达到峰值的 254 亿升,之后下降了约 13%。人均酒精消费量从 2013 年的每名成年人每年 5 升纯酒精降至 2023 年的 3.9 升。葡萄酒产量在 1979 年达到 3750 万吨的峰值,目前下降 27%。啤酒产量在 2016 年达到峰值的 1.9 亿吨,此后下降了 2.6%。专家将这一趋势归因于代际习惯变化,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更偏向事件驱动的饮酒,而不是习惯性饮酒。非酒精替代品普及、大麻供应的增加,以及新冠疫情加速提升的健康意识,进一步推动了适度饮酒趋势

天文学家证实流浪黑洞的存在

天文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在多年内对银河核球微透镜事件 OGLE-2011-BLG-0462 进行了多次观测,确认它是一颗流浪黑洞。天文学家是通过类似凌日现象观测到一个物体从一颗恒星前方经过,放大了恒星发射出的光,短暂改变了其在天空的位置。黑洞通常有伴星,但该黑洞没有发现伴星,它是一个孤独的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六倍或七倍



已发布

分类

来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