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与中风诱因相关
一项新研究发现,使用过高的枕头可能诱发自发性椎动脉夹层,而这是导致脑卒中(俗称中风)的原因之一。研究人员指出,高枕并非无忧,人们在选择枕头时还需多加注意。研究人员以 2018-2023 年间在日本一家医疗机构接受治疗的 53 名自发性椎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时期 53 名罹患其他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调查这些人平时使用的枕头高度。研究人员将高度超过 12 厘米的枕头定义为高枕头,将高度超过 15 厘米的枕头定义为极高的枕头。调查显示,自发性椎动脉夹层患者组有 18 人使用高度超过 12 厘米的枕头,而对照组只有 8 人。研究人员说,一些自发性椎动脉夹层患者发病可能是使用过高的枕头导致的,使用高枕头时,脖子的弯曲程度较大,尤其在翻身等导致脖子转动的情况下容易损伤血管,因此应避免使用过高的枕头
NASA”新视野号”的意外发现重新定义了太阳系的外缘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新视野”号宇宙飞船的最新观测结果表明,柯伊伯带(KuiperBelt)–太阳系广阔而遥远的外围区域,由成千上万颗冰冷的岩石行星组成–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延伸得更远
加州理工学院发明利用超声激活药物靶向治疗癌症的创新疗法
化疗作为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是20世纪医学界最成功的案例之一,但它远非完美无缺。任何经历过化疗或有朋友或亲人经历过化疗的人都会熟悉化疗的许多副作用:脱发、恶心、免疫力下降,甚至不孕和神经损伤。这是因为化疗药物是有毒的。它们的目的是通过毒杀癌细胞来杀死癌细胞,但由于癌细胞来源于健康细胞,而且与健康细胞非常相似,因此很难制造出既能杀死癌细胞又安全的药物
加州理工学院研发出速度极快的生物杂交水母:一种半胶质半机械的生物
约翰-达比里教授研究这种生物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曾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受水母启发的柔性泵、一种由心脏组织和硅胶组成的人造水母,以及一种能让水母的游泳速度比正常快三倍的类似起搏器的装置
超10亿年轻人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长时间戴耳机成主因
今天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12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听力损失风险,而且这种损失是无法逆转的。世界卫生组织表示,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造成听力损失的重要原因
解码音乐几何:70年的数学难题迎刃而解
一位教授和他的合作者证明了波利亚对圆盘特征值的猜想,这是数学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有可能从鼓发出的声音推断出鼓的形状吗?蒙特利尔大学数学与统计系教授IosifPolterovich就喜欢问这样的问题。波尔特罗维奇利用数学分支光谱几何来理解涉及波传播的物理现象。
NASA X-59实验飞机在超音速飞行领域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X-59飞机的地面测试表明,在记录静音音爆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为更安静的超音速飞行奠定了基础。X-59试验飞机是独一无二的–它的设计飞行速度超过音速,但不会产生巨大的音爆。为了证实X-59的超音速飞行能力,同时只产生安静的声波”砰砰”声,NASA需要能够从地面记录这些声音。
NASA正在开发用于深空探索的太阳帆技术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开创用于太空探索的太阳帆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太阳光的环保推进系统。这一进步使得潜在的任务能够研究空间天气、探索太阳两极,并冒险接近金星和水星。
通用原子公司正在研制小型商用粒子加速器
杰斐逊实验室准备新紧凑型加速器腔体的团队成员一个由公共和私营部门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利用现成的工业部件,制造出了一个小型粒子加速器原型,这可能会对该技术的商业应用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来自美国能源部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设施和能源与国防公司通用原子公司等一系列机构的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制造更经济、更紧凑的电子束粒子加速器的方法。得益于两项新的创新,他们取得了成功。获得转让其中第一个突破是加速器腔体的设计方式。在创建原型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知道他们想把重点放在超导射频(SRF)粒子加速上,就像杰斐逊实验室连续电子束加速器设备中的系统一样。这种加速器通常内衬一种叫做铌的金属,这种金属在接近绝对零度时具有超导性。正在通用原子公司组装的原型腔体 图/通用原子能公司在新的原型中,研究小组首先使用铌,然后在其上添加了一层铌锡合金。这意味着腔体可以在更高的温度下工作,无需进行如此强烈的超强冷却。接下来,科学家们首先在腔室外部覆盖了一层 2 毫米(0.08 英寸)的覆铜板,然后又覆盖了一层更厚的 5 毫米(0.2 英寸)覆铜板。这样的设计使得腔室能够更容易地通过传导过程将粒子加速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室外
新研究揭示HIV-1如何棘轮式地“挤”入细胞核
芝加哥大学的化学家们成功地组装了一个核孔复合体和 HIV-1 病毒外壳的大型模型,新研究揭示了艾滋病毒是如何在侵入细胞时蠕动进入细胞核的。由于病毒必须劫持别人的细胞才能复制,因此它们变得非常擅长于此–发明了各种各样的伎俩。根据他们的模型,呈圆锥形的艾滋病病毒帽状体将其较小的一端指向细胞核的孔隙,然后将自己棘轮式地挤入。一旦核孔足够开阔,囊壳就会有足够的弹性挤进去。科学家们说,重要的是,囊体结构的灵活性和孔隙本身在渗透过程中都起了作用。这一发现是通过模拟数千种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得出的,它将为更好地了解艾滋病病毒指明方向,并为治疗药物提出新的靶点
研究揭示大麻与心脏健康之间令人担忧的联系
今天发表在《美国心脏协会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对美国43万名成年人进行的一项分析发现,使用大麻(最常见的方式是吸食、食用或汽化大麻)与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较高有很大关系,即使在控制了烟草使用(可燃香烟和其他烟草产品)和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之后也是如此。
超加工食品与 30 多种有害健康的后果有关
超加工食品包括包装烘焙食品和零食、碳酸饮料、含糖谷物以及即食或加热产品,经过多种工业加工,通常含有色素、乳化剂、香料和其他添加剂。这些产品的添加糖、脂肪和/或盐含量也往往很高,但维生素和纤维含量却很低。在一些高收入国家,它们可占每日总能量摄入的 58%,近几十年来,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发表在 BMJ 上的最新研究表明,接触超加工食品越多,32 种不良健康结果的风险就越高。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超加工食品摄入量增加,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风险增加约 50%,焦虑和常见精神障碍风险增加 48-53%,患 2 型糖尿病风险增加 12%。极具暗示性的证据还表明,超加工食品的摄入量增加,任何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 21%,心脏病相关死亡、肥胖、2 型糖尿病和睡眠问题的风险增加 40-66%,抑郁症风险增加 22%。研究人员认为,超加工食品损害健康,缩短寿命
物尽其用 NASA希望通过机智号直升机被掩埋过程来分析火星沙尘
机智号火星直升机因为在最后一次飞行任务中遭遇意外而坠毁,这导致机智号的旋翼叶片折断,因此机智号实际上再也无法起飞,直到慢慢被火星沙尘所掩埋。然而NASA放弃之前准备终止机智号所有任务的决定,因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用途,那就是利用机智号直升机的相机来分析火星沙尘
研究人员更接近于解决氢脆问题带来的巨大挑战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由副校长(研究-企业与参与)朱莉-凯尔尼(Julie Cairney)教授和陈怡生(Eason)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展示,该小组成员包括刘然明博士和博士生刘鹏宇。他们使用了悉尼大学首创的一种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即低温原子探针断层扫描技术,可以直接观察材料中的氢分布。”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让我们更接近揭示钢中发生氢脆的确切原因,为大规模解决氢气运输和储存问题铺平道路,
科学家在突破性实验中展示了有效的聚变“火花塞”
罗切斯特大学激光能效实验室在进行直接驱动惯性聚变实验时从欧米茄靶室内部看到的景象。科学家们向装有氘和氚燃料的小胶囊发射了28千焦耳的激光能量,使胶囊发生内爆,产生足够热的等离子体,从而引发燃料核之间的聚变反应。内爆中心的温度高达 1 亿摄氏度(1.8 亿华氏度)。内爆的速度通常为每秒 500 到 600 公里(每小时 110 到 135 万英里)。内核的压力是大气压力的 800 亿倍。图片来源:罗切斯特大学激光能学实验室/尤金-科瓦卢克(Eugene Kowaluk)摄在《自然-物理》(Nature Physics)杂志刊登的两篇研究报告中,该团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方法的扩展潜力,目的是在未来的设施中成功实现核聚变
中国科学家研究出无刺草鱼 口感类似鲈鱼
报道称,高泽霞教授带领团队,在湖北武汉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的分子育种实验室中培育出无刺草鱼。有刺草鱼和无刺草鱼从外表来看差异不大,有刺草鱼一侧,拔出51根肌间小刺,鱼身共有102根,这也是平时吃鱼被卡嗓子的主要元凶。而她们最新科研成果,就是找到控制肌间刺发生的关键基因,让基因不发生作用,草鱼体内就长不出这些小刺,她们展示的无刺草鱼中,肌间处一根小刺都没有。在研发过程中,高泽霞教授团队需要对草鱼进行一代又一代的繁育和大量筛选,但是草鱼本身繁育周期较长,在湖北养殖要四年才能繁育下一代。为了加快研究进度,2021年,高教授团队将草鱼的F0带带到了气候更加温暖的广东,两年左右的时间就成功繁育出了F1代草鱼苗种。F1代里面没有刺的个体大概是17%左右的的比例,然后繁育到F2代的话,“无刺比例”就是百分之百了。经过学校学生品鉴,没有刺的草鱼吃起来比正常的草鱼更鲜嫩一点,口感近似鱼鲈鱼,更好吃。并且草鱼是全世界第一大养殖鱼类,也是草食性鱼类,相比于其他淡水鱼,可以用更低的饲料成本换取更多的优质蛋白。 ..
禽流感已进化到可以传播给海洋哺乳动物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研究所(INTA)的一项研究显示,传染性极强的H5N1禽流感病毒已经进化到可以在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之间传播,这给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带来了直接风险。这项发表在《新发传染病》杂志上的研究首次从基因组学角度描述了南美洲大西洋沿岸海洋野生动物体内H5N1病毒的特征。
美国疾控中心称 COVID-19 越来越像流感
美国疾控中心(CDC)周五表示,COVID-19 越来越像流感,不再需要特别对待。疾控中心将 COVID-19 与流感、RSV、腺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等一起列入呼吸道病毒遵循相同的指导方针。它表示,COVID-19 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威胁,但它不再是以前的紧急情况,其健康影响日益类似其它呼吸道病毒性疾病。在疫情期间 COVID-19 感染者至少需要隔离五天,现在的隔离情况根据症状决定,与流感类似。
疾控中心建议出现症状后呆在家中远离其他人,等症状好转后至少 24 小时再与他人交流
新西兰加油站支付系统因闰年软件故障停止工作
2024 年是闰年,意味着 2 月份有 29 天而不是通常的 28 天,结果是部分软件崩溃了,因为开发商没有考虑闰年的情况。新西兰各地的加油站周四报告,由于软件故障导致卡支付出现问题,原因是系统未编程处理 2 月 29 日这一日期。出问题的系统是由专门从事燃油支付的 Invenco 公司提供的,该公司 CEO 承认其系统发生了闰年故障,表示问题已经修复,正推送给客户。到当地时间 29日晚上 7 点,加油站的系统恢复了工作。
微软与英伟达、AMD 和英特尔合作为 PC 游戏提供上采样技术
游戏市场上有三种流行的上采样技术:英伟达的 DLSS、AMD 的 FSR 和英特尔的 XeSS,微软没有选择创造自己的上采样方案,而是为所有上采样技术提供了一个接口。软件巨人宣布了新的 DirectSR API,方便游戏开发商整合上采样技术。微软称,该 API 通过一组通用的输入和输出实现多供应商上采样,允许单个代码路径激活多种方案
HDMI Forum 拒绝了 AMD 的开源 HDMI 2.1 驱动尝试
因 HDMI 标准授权组织 HDMI Forum 在 2021 年关闭了 HDMI 2.1 规格的公开访问,开源驱动的发布需要征得 HDMI Forum 的批准,而它在本周拒绝了 AMD 发布开源驱动的努力,阻止了 AMD 的 FreeSync 在 Linux 平台通过 HDMI 连接支持 120 Hz@4K 或 240 Hz@5K 显示。AMD Linux 工程师过去几个月与法务团队合作,评估所有 HDMI 功能,判断能否/如何在开源驱动中公开。工程师已经开发出内部使用的驱动,一直等待 HDMI Forum 的批准,但在本周等到了拒绝的回复。HDMI Forum 的会员费最低为 1.5 万美元,AMD 是会员,它需要遵守会员协议
退休教授向爱因斯坦医学院捐赠 10 亿美元用于免除学生学费
93 岁的退休教授 Ruth Levy 本周向爱因斯坦医学院捐赠 10 亿美元,专门用于免除学生学费。医学院一年学费 5.9 万美元,近半学生离开学校后背负着近 20 万美元的债务。这笔捐款是至今向美国高等教育机构捐出的金额第三高的馈赠,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向其母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捐赠的 18 亿美元排名第一。Ruth Levy 于 1968 年加入爱因斯坦医学院的儿童评估和康复中心,是儿科(发育医学)系名誉教授,2002 年加入董事会,2007-2014 年之间担任董事会主席,2020 年在继任去世之后再次担任主席。她的财富是丈夫留下的。她的丈夫 David Sanford“Sandy”Gottesman 是沃伦·巴菲特的密友和顾问,他的最大财富就来自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股票,他曾持有该公司逾 1.7 万股 A 类股票(每股价值数十万美元)和逾 200 万股 B 类股票。David 在 2022 年去世时将该公司股票留给妻子可随意支配。两人此前就曾向爱因斯坦医学院捐赠了 2500 万美元成立了 Ruth L. and David S. Gottesman Institute for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search。本周她宣布捐出 10 亿美元永久免除医学院学生学费
日本公司研制用眼药水阻止近视加深
源自庆应义塾大学的初创企业坪田Lab和乐敦制药正在共同开发“预防近视的眼药水”。全球近视人口呈现出增加趋势。据预测,到2050 年近视人口将达到约 50 亿,相当于全球总人口的约一半,近视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课题。日本近视的年轻人群增加,有数据显示,约 60% 的初中生、约 70% 的高中生裸眼视力不到 1.0。仅用眼药水就有望治疗近视的秘密,在于确定了近视发生的机制。近视是指原本呈球状的眼球横向呈椭圆状拉伸、无法在视网膜上聚焦的现象。庆应义塾大学确认到,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内质网(ER)应激,也就是所谓的“蛋白质缺陷”。基于这会导致巩膜变薄、从而加深近视的假设进行了验证
座头鲸首次观察到同性性交
根据发表在《Marine Mammal Scienc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首次观察到座头鲸的性交,而且是发生在两头雄性之间。座头鲸体型庞大,身长可达 16 米,体重高达 36 吨。这次性活动事件发生在 2022 年 1 月毛伊岛西部海域,两条鲸鱼靠近并绕着一艘船游动,在船下约 3-5 米处进行性活动。两头鲸鱼都是雄性,同性性行为在动物界很常见,但以前从未在座头鲸之间观察到。在性活动期间,上面的鲸鱼在插入时用胸鳍将下面的鲸鱼固定,而下面的鲸鱼似乎有病在身,体型消瘦,身上覆盖了鲸虱。研究人员称,座头鲸等鲸目动物可利用生殖裂缝或肛门进行同性性交,以实践生殖行为或结盟或确立统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