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因人工智能和Vision Pro将苹果公司股价预期上调至220美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投资分析师基于服务业的前景、iPhone 15 的毛利率以及消费者对 Vision Pro 的浓厚兴趣,上调了苹果公司的目标价。摩根士丹利的上一次目标价调整是在 10 月份,当时分析师提到了 iPhone 15 Pro 的供应问题,将目标价从 215 美元下调 5 美元至 210 美元。
海关数据:10月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额同比飙升近80%
中国进口的半导体制造设备是美国政府更新的技术出口管制的主要目标,根据中国最新的海关数据,中国半导体制造设备10月份的进口额同比飙升近80%。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各种芯片制造工具(包括用于制造硅晶圆、集成电路(IC)和平板显示器的工具)的进口总额达43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4亿美元。
冯小刚执导《非诚勿扰3》月底上映 带着笑声告别
12月9日消息,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3》将于12月30日上映。冯小刚表示,《非常勿扰》是很重要的一个作品,这部戏将是终结,是一场充满笑声的告别。该电影由葛优、舒淇领衔主演,范伟、李成儒、岳云鹏、常远主演,是一部科幻爱情喜剧片。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调查微软与OpenAI的财务合作关系
微软可能不得不再次面对对其与 OpenAI 当前关系的调查。彭博社通过未具名消息来源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正在调查这两家公司目前的财务合作关系,以及它是否可能违反美国的反垄断法。
《火箭竞速》在堡垒之夜中亮相 同时游戏玩家超50万
Epic Games 继续推出在Big Bang Live 活动中宣布的《堡垒之夜》新体验,以进一步推进其将对战游戏变成元宇宙的计划。昨天轮到了《火箭竞速》(Rocket Racing)。
小米汽车SU7发布时间已内部定档 12月28日将揭晓预售价
小米首款汽车目前已经正式公示,消息称将会在2024年一季度进店展示,而这就意味着发布会越来越近。根据小红书博主爆料,小米汽车SU7的发布会已经内部定档,将于12月28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
马拉松式39小时谈判后 欧盟AI监管达成“里程碑协议” 直指ChatGPT和谷歌Bard
媒体称,该协议标志着迈向具有里程碑意义的AI政策的关键一步,或将为全球范围内监管AI技术定下基调。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草案达成协议。据媒体报道,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在历经近40个小时的漫长谈判后,于布鲁塞尔当地时间12月8日晚,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
余承东:“纯血鸿蒙”明年发布 将成为中国端类操作系统王者
日前2023华为花粉年会在松山湖基地举行,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预告,华为明年将会推出鸿蒙原生应用与原生体验的产品,那将会是整个中国终端类操作系统的真正的王者。
科技新闻
国家疾控局:规范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科学佩戴口罩是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如何科学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日前,国家疾控局制定印发《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版)》,指导公众科学规范佩戴口罩,防控多种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有效保护公众健康。
哈雷彗星已经越过远日点重新回归内太阳系 预计2061年光临地球
哈雷彗星 (1P/Halley) 无疑是彗星家族里名声最大的一个,当哈雷彗星光临地球时,人类可以在地球上以肉眼看到它,不过由于哈雷彗星的轨道离心率比较大,它每隔 75~76 年才会来一次地球。这颗著名的彗星上次光临地球是在 1986 年,世界标准时 2023 年 12 月 9 日 01:00 哈雷彗星终于越过远日点,也就是已经抵达离我们最远的距离,重新开始向内太阳系进发。
光的“黄昏地带”:高强度X射线导致衍射图像出现矛盾性的暗淡现象
一项国际合作研究发现,超快 X 射线激光脉冲会导致硅晶体的衍射图像在高强度下因快速电子损伤而变暗。这一发现为生产更短的激光脉冲和进行更精确的原子结构分析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绿色化学技术新突破 研究人员将氨转化为可持续氮源
德国工业技术大学(KIT)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活化和催化转移氨的新型系统–催化基于主族元素。氨(NH3)由氮和氢组成,是全球最常见的化工产品之一。它在制造众多氮基化合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能通过在不饱和碳氢化合物中简单地加入氨来生产胺,这将是化学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因为胺(氨的有机衍生物)在各个领域都有大量需求。
中国成功发射一箭三星 朱雀二号火箭首次实现商业化交付
北京时间12月9日7时39分,朱雀二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将搭载的鸿鹄卫星、天仪33卫星及鸿鹄二号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该型火箭首次执行一箭多星商业发射任务,成功实现商业化交付。至此,朱雀二号火箭成为中国首款连续发射成功的民营液体运载火箭。
地球深处的秘密:硅酸盐钙钛矿与地幔岩石粘度跃迁存在关联
拜罗伊特大学巴伐利亚实验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 Tomoo Katsura 教授和他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地球内部岩石在 800 至 1200 公里深处突然变得更加粘稠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由于富含桥锰矿(硅酸盐钙钛矿)的岩石,地球下地幔在 800 至 1200 公里深处变得更加粘稠。这些岩石的粒度较大,会影响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过程。
研究发现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使用常见止痛药会增加血栓风险
新研究发现,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避孕药的妇女发生血栓的风险升高,尤其是高风险类型和双氯芬酸。这项研究呼吁提高人们的认识,并慎重考虑更安全的止痛和避孕方法。研究人员建议,虽然绝对风险仍然很低,但应告知妇女相应的信息。
野生黑猩猩也会经历更年期 这挑战了人类的独特性
新的研究揭示,雌性黑猩猩会经历更年期并活过整个生育期,这挑战了以前的观点,并为哺乳动物更年期的进化提供了新的见解。一个研究小组对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恩戈戈野生黑猩猩群落进行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研究。他们最近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揭示了这一点。
NASA”蜻蜓”号准备对土星卫星进行突破性探索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蜻蜓土卫六任务将于 2024 年进入最终设计阶段,重新计划的发射日期为 2028 年。该任务旨在利用旋翼着陆器探索土卫六,涉及与多个机构的合作。NASA的蜻蜓(Dragonfly)任务已被授权在2024财年进行最终设计和制造工作,即C阶段。该机构将在2025财年总统预算申请发布后,推迟到2024年中期正式确认该任务(包括其总成本和时间表)。
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在山东荣成市石岛湾投入商业运行
被称为高温气冷堆的第四代核反应堆由华能集团、清华大学和核工业集团联合开发,装机功率 200MW,2021 年 12 月 20 日 1 号反应堆成功并网发电,2023 年 12 月 6 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高温气冷堆采用氦气冷却,全陶瓷包覆颗粒燃料元件。模块式高温气冷堆采用模块式设计,确保反应堆不需要应急冷却也能够处于安全状态,被称为固有安全的反应堆。
物理学家首次实现了对分子的量子纠缠。这一突破可能有助于推动量子计算的实用化
论文发表在《科学》期刊上。实现可控的量子纠缠一直是一大挑战,这次实验之前分子的可控量子纠缠一直无法实现。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找到了方法控制单个分子诱导其进入到互锁量子态。研究人员相信相比原子,分子具有优势,更适合量子信息处理和复杂材料量子模拟等应用。相比原子,分子有更多的量子自由度,能以新方式交互。论文合作者 Yukai Lu 指出这意味着存储和处理量子信息的新方法。
东京都老年医学和老年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饲养宠物与老年人痴呆风险下降相关
研究涉及逾 11000 名65-84 岁老年人,约占东京太田市老年人口的十分之一。研究人员跟踪了这些老年人四年,发现养狗与严重痴呆减少相关。经常锻炼且不与社会隔离的狗主人显著降低了罹患严重痴呆的风险。相比下,养猫对减少痴呆症风险几乎没有影响。原因可能是养狗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有显著影响,狗主人需要更频繁的外出,增加了社交活动,此类活动对痴呆症有“抑制作用”。
苹果 Vision Pro 预计在三月前推出
随着苹果零售业务部门为推出 Apple Vision Pro 头显做准备,有人认为2024 年初的实际发布时间将是二月份,而不是今年年初。苹果公司曾多次表示,苹果 Vision Pro 将于 2024 年早期发布,但并未确定具体日期。现在预计,该产品更有可能在 2 月份发布,而不是从今年 1 月份开始发货。
SpaceX在一年内完成100次轨道级发射任务
北京时间12月18日16点03分,SpaceX发射了第127批22颗星链卫星,总数达到5581颗。这看似平常的一次任务,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过往365天时间里,SpaceX执行的第100次轨道级发射任务,远超去年全年的61次。
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隐藏的量子态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量子计算中发现了一种量子自旋玻璃态,为纠错提供了见解,并揭示了量子算法中的隐藏指令,有可能带来新的量子态分类和量子计算的进步。
正在智利 Atacama 沙漠建造的欧洲极大望远镜(ELT)预计将于 2028 年竣工
届时它将是世界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其主镜直径为 39.3 米,由 798 个六角形小镜片拼接而成,集光面积达到了 978 平方米,它将能聚集更多光线获得更清晰的图像,比目前的任何光学望远镜都先进,将改变系外行星、黑洞、暗物质和早期宇宙的研究。它计划中的继任者超大望远镜(Overwhelmingly Large Telescope,OLT)因复杂度和成本原因而在 2000 年代搁置,OLT 的主镜直径将高达 100 米。目前其它地方正在建造或计划建造的多个光学望远镜都没有 ELT 先进。巨型麦哲伦望远镜由 7 个直径 8.4 米的镜片组合成的主镜直径为 24.5 米,预计在 2030 年代建成,其聚光能力只有 ELT 的三分之一。计划在夏威夷建造的望远镜直径为 30 米,比 ELT 小,因与原居民围绕建造地点莫纳克亚山的争议而停工。
肥啾啾新闻,推送每日最新科技IT新闻